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创新型城市,近年来在3D打印技术领域积极布局,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下从技术突破、产业应用、政策支持三个维度分析厦门3D打印技术引领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
一、技术突破:构建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1.本土企业技术攻坚
厦门企业如汉印股份在3D打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发的激光金属、尼龙粉末粘结等全技术路线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设备国产化替代。企业与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合作研发新材料,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2.产学研协同创新
厦门科学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专业园区+创新飞地”体系,引进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20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3D打印核心材料、工艺及装备的联合攻关。
3.技术标准引领
汉印主导制定打印行业多个团体标准,推动3D打印技术规范化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标准支撑。

二、产业应用:多领域赋能传统制造业
1.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
依托厦门在精密制造领域的优势,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提升产品性能与生产效率,推动国防工业向智能化转型。
2.医疗健康领域
生物3D打印技术突破,实现个性化植入物、药物研发等应用,如厦门企业开发的全彩3D打印真人手办技术,可延伸至医疗模型制造领域,助力精准医疗。
3.消费电子与文创产业
汉印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家庭打印、数码印花等场景,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定制化生产;同时,全彩3D打印技术赋能文创产业,助力手办、艺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三、政策支持:打造产业升级“助推器”
1.专项资金与补贴
厦门市设立产业升级专项资金,对3D打印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及产业化项目给予补贴,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2.应用场景征集与推广
政府征集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鼓励企业联合报送工业、医疗、文物等领域案例,推动技术落地。例如,厦门征集的“AI+供应链”案例,将3D打印与人工智能结合,提升供应链效率。
3.平台建设与人才引进
建设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检测认证等一站式服务;实施“群鹭兴厦”人才计划,吸引高端人才团队,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四、未来展望: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厦门通过3D打印技术赋能,正逐步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融合深化,厦门有望在以下领域形成新优势:
高端装备制造:突破航空发动机叶片、医疗器械等高精度部件的3D打印技术;
绿色制造:推广生物可降解材料、循环再利用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
服务型制造:构建3D打印云服务平台,提供远程设计、按需生产等增值服务。

厦门以3D打印技术为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拓展与政策协同,正引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