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各国在3D打印技术研发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图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取得新进展。在科研人员的协同推进下,3D打印前沿技术加速成熟,金属3D打印、激光烧结等细分技术不断迭代,并逐步渗透至工业产品设计及制造全流程。

金属3D打印成为产业应用新焦点 前沿技术赋能铸造工艺升级
当前,3D打印技术已深度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开发、生物医疗、电子器件、建筑工程、服装设计等多领域。作为技术前沿的重要分支,金属3D打印的商业价值正获得业界广泛认同。该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锻造工艺中原材料浪费严重、生产周期长等痛点,显著提升了工业产品制造的柔性化水平。
金属3D打印技术体系与材料应用持续拓展
从技术分类看,3D打印涵盖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等多类材料加工。其中金属打印以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SL)为主导技术,通过激光熔融金属颗粒实现精准成形。基于铝、钛、钢、镍等金属材料,制造端可生产汽车零部件(如座椅框架、轴承组件)等多样化产品。
全球厂商加速布局 金属3D打印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近两年,随着技术边界不断突破,金属3D打印可制造的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快市场布局。今年11月,德国机床制造商TRUMPF宣布其TruPrint 5000型3D打印机已具备高碳钢、钛合金打印能力,配套的新型绿色激光脉冲技术更可实现纯铜及贵金属的高精度成形。
与此同时,3D Systems、Optomec、ArcamAB、Sandvik AB等国际3D打印服务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在国内外产业链的共同驱动下,金属3D打印的应用场景正从单一部件制造向复杂系统集成延伸。
金属3D打印重构设计自由度 满足柔性制造需求
据行业分析,金属3D打印通过激光能量逐层熔融金属粉末,可显著提升工业部件、模具等产品的设计自由度,实现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精密成形。传统铸造工艺难以满足的复杂几何形态需求,通过金属3D打印技术可得到有效解决,其在产品设计与快速迭代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