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钛在工程领域应用有限,但在生物医学市场却广泛用于膝关节、髋关节植入物等部件。钛基合金通过精确控制金属成分比例获得的具有特定机械性能的材料——已成为需要定制化零件性能的行业首选。传统上,金属供应商向制造商提供铸造用钛材,如今已逐步拓展至专门为增材制造配制的钛粉供应。

1. 5级钛合金(Ti-6Al-4V)
作为增材制造领域最常用的钛合金,5级钛(Ti-6Al-4V)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军事领域的原型与功能部件制造,尤其擅长处理复杂几何结构与高精度零件,同时也是工具制造的优质材料。
2. 23级钛合金(Ti-6Al-4V生物相容型)
23级钛合金具备生物相容性,专为医疗植入物与假肢设计,是生物医学领域的核心材料。
3. Beta 21S级钛合金
Beta 21S的强度优于Ti-6Al-4V等传统钛合金,同时具备更优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且在所有钛合金中氢吸收率最低。该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植入物及航空航天发动机部件,并在牙齿矫正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4. TA15近α型钛合金
TA15通过添加铝和锆元素,形成近α型钛合金,具备高比强度、高承载能力及耐温性能,适用于飞机与发动机制造中的重型部件。
钛基合金的金属3D打印主要采用粉末床熔融技术(包括激光粉末床熔融与电子束粉末床熔融)。据Ampower咨询公司报告,多数钛合金增材制造部件均通过此类技术生产。
粉末床熔融技术广泛用于航空、赛车领域的轻量化部件制造及医疗植入物生产,而粘结剂喷射技术则更多应用于小型医疗器械的钛材加工。
综上,钛合金通过材料分级与工艺适配,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及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标志着金属增材制造在高性能材料应用上的关键突破。
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