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5816873821 / 邮箱: xmjiecheng@foxmail.com
知识
当前位置:3d打印 > 知识 > 3D打印与传统工艺

自从3D打印技术诞生,很长时间里大家都在热议一个话题:未来3D打印会不会取代钣金加工、CNC制造等传统工艺?但实际上,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几乎不太可能发生。从当下的发展趋势来看,3D打印反而和CNC加工、钣金制造形成了高效的组合,有效弥补了这两种传统工艺在成型方面的短板。


微信截图_20250217152846


钣金加工在电气和电子、汽车、电信、医疗等众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产品中,钣金就像是支撑和塑造产品的骨架,就拿汽车、电脑或手机来说,都离不开钣金的支撑。如今,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已然成为新产品开发的关键环节,市场趋势也朝着多样化、小批量生产迈进。


微信截图_20250217153815


在钣金制造工艺中,各种模具是常用工具。以汽车钣金件为例,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冲孔模具、切割模具、成型模具、分离模具、冲压模具、折弯冲头等。然而,制造这些模具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耗时漫长,这就导致它不适用于小批量钣金件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钣金厂在小批量生产时,采用了激光切割和数控折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工艺不需要模具,既经济实惠,生产周期又短,能够快速生产一些结构简单的板材。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面对一些特殊形状的钣金件,这种工艺就难以发挥作用了,而此时3D打印就能派上用场。


微信截图_20250217153841


国内有一家汽车座椅制造公司,曾经遇到过一个难题。他们需要在一周内制作出一套新设计的座椅样件,可配套的模具还在生产中无法及时投入使用。这套座椅由78个部件组成,厚度在1.5至2.5毫米之间,而且大多数部件带有肋骨和凸起,这种情况下CNC加工并不合适,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3D打印工艺。


微信截图_20250217153908


还有一家机器制造商,想要生产一个由四个部件组成的消音器,其外壳厚度统一为0.73毫米,中间结构区域厚度统一为0.6毫米。这四个部件的金属板结构极为复杂,无法通过切割和弯曲来制造,又因为壁厚较薄,也不能采用铣削工艺。此时,他们只有冲压和3D打印两种选择。冲压虽然具有高精度和高度实现设计功能的优势,但模具生产周期长、费用高。而金属3D打印仅需3天就能交付产品,并且同样能充分实现设计功能。


微信截图_20250217153929


产品日益多样化,零件加工对于多样性和小批量的需求持续增长。众多制造商普遍认为,钣金制造、CNC加工和3D打印相互结合的综合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模式之一。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彼此配合之下,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生产任务,共同推动制造业不断向前发展。



TAG:

新闻资讯

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

no cache
Processed in 0.42922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