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5816873821 / 邮箱: xmjiecheng@foxmail.com
知识
当前位置:3d打印 > 知识 > 哪些是3D打印后处理工艺?操作要点是什么

哪些是3D打印后处理工艺?操作要点是什么

浏览量:9 发布时间:2025-08-16 09:26:11

    产品经3D打印成型后,常需进行后处理以优化表面质量,其中表面处理是核心环节。常见的后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bet356为您详细说明:

5

    砂纸打磨:物理抛光工艺

    3D打印件的表面可能存在粗糙感,需通过抛光改善。抛光方法分为物理抛光与化学抛光两类。尽管FDM技术能制造高精度零件,但层叠堆积的纹路(尤其在有大量支撑的结构中)可能影响外观判断,此时需采用砂纸打磨进行后处理。

    砂纸打磨可通过手工操作或砂带磨光机等专业设备完成。作为经济且高效的处理方式,它一直是3D打印零部件最常用的抛光技术。

    但砂纸打磨在处理微小零部件时存在局限,因依赖人工或机械的往复运动,难以触及复杂结构的细节区域。以FDM技术打印的对象为例,其表面常残留一圈圈的层纹,对手机壳大小的部件进行砂纸打磨约需15分钟,若结构复杂则时间翻倍。关键在于控制打磨精度:若零件有最低的耐用性要求,需提前计算材料去除量,避免过度打磨导致变形报废。通过基准测试可确定打磨工艺(手工或电动)及工具选择。

    化学抛光:材料适配是关键

    ABS材质可通过丙酮蒸汽抛光,在通风环境中煮沸丙酮熏蒸打印件,市面上也有专用抛光机;而PLA材质不可用丙酮,需采用专用PLA抛光油。但化学抛光需严格控制处理程度,因其本质是通过腐蚀表面实现抛光。总体而言,化学抛光技术尚不成熟,应用范围较窄。

    表面喷砂:快速实现亚光效果

    表面喷砂是常用工艺,通过手持喷嘴向抛光对象高速喷射介质微珠,达到均匀抛光的效果。该工艺处理速度快,约5-10分钟即可完成,处理后产品表面光滑且呈现均匀的亚光质感。

    上色:突破单色限制

    除全彩砂岩打印技术外,多数3D打印工艺仅支持单色输出。因此,对打印件进行上色是常见需求。ABS塑料、光敏树脂、尼龙、金属等不同材料需匹配对应颜料,以实现理想的色彩效果。

    综上,3D打印后处理工艺通过物理、化学及表面改性手段,可显著提升产品的外观与功能性,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TAG:

新闻资讯

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

no cache
Processed in 0.425460 Second.